水泵行业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2024年,水泵行业共计约6000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000万)大约有1300家,水泵市场国内的整体竞争格局比较分散,外资品牌比重约为15%,国产品牌占据绝对的体量。
整体CR20约为30%,还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但是在工业高端水泵领域,外资品牌的份额有一定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技术优势带来的护城河,不过国产品牌目前也在逐步的转型工业高端水泵产品,逐步提升工业市场份额。
从集中度来看,近几年的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前排品牌逐步扩大领先优势,长尾市场不断出清,整体格局向集中发展。
主要企业情况分析:
荏原:主营产品是工业定制泵(电厂、新能源、半导体)、市政污水处理泵,主要应用在工业(电厂、新能源)、市政(北方污水处理),中高端定制化泵,价格折扣策略争夺市场,24年电厂业务大爆发,产生了强力的增长。凯泉:主要产品为防洪排涝泵、城乡供水设备、工业水处理泵,市政以及工业水处理领域为主要业务领域,在市政排涝领域较为领先,主要受水利、市政项目带动。南方泵业:主要是市政水处理泵、工业配套泵,主要领域在市政以及工业机电工程,在国产品牌中处于前列,无锡市政入股了南方泵业,在区域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项目优势。东方泵业:工业轨交配套泵、市政供水/污水泵为主,中小轨交项目有一定的优势,订单相对比较稳定。塞莱默:主要产品是高端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泵、工业高端定制泵,近年来市政业务逐步下滑,价格劣势导致份额逐步减少,产品技术壁垒较高,主要依赖工业高端订单以及售后服务。苏尔寿:主营化工、电厂的特种泵,定制化属性较强,但是价格竞争力较弱,新疆、安徽的电厂项目对业绩有一定支撑作用,逐步突破新能源配套泵。 |
水泵行业国内市场内外资发展趋势
2022年-2024年,建筑行业下滑,内需不足,整体市场呈现下滑趋势,外资品牌的比重约为16.8%,近几年随着整体市场的收缩,外资品牌的比重在逐步增长,主要是由于能源电力、工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
整体市场的国产化趋势比较明显,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些具有技术壁垒的领域比如能源电力,外资企业还是占据较大的竞争力,荏原在电力行业2024年增长幅度非常大,拉高了外资整体规模,导致外资比重短暂增加。
OEM暖通行业
受建筑下行影响,整体环境收缩,业务体量也在下滑,下游的外资壁挂炉企业还是倾向适用外资,减缓一定的国产化趋势。
能源电力领域
国家目前在计划的项目要求大容量机组,这对水泵的要求非常高,外资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在能源电力领域具备一定的垄断地位,2024年比重达到73%。
工业领域
整体来看外资品牌占比不高,约为30%,但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外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形成一定的护城河。
市政领域
目前有的大型水处理项目国有央国企主导,对国产品牌是有一定便利性的,叠加外资品牌价格没有太大竞争力,比重也处于低位。
建筑行业中整体下行
价格竞争激烈,国产优势较大,在部分商建或者工建中技术要求较高的场景才会对外资比较友好。
注:该数据由格物致胜工作人员根据多方参考数据源调查整理而来,由于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局限,数据存在估测的成分。因此,该数据与市场真实数据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异的大小和程度也是我们无法准确计算的。请用户在使用数据时必须明确该数据的以上局限性。格物致胜对于使用数据导致之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偶然或结果性损失概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