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MARKET WATCH

组 7274@2x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市场观察/

文章详情

中国电线电缆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整体市场业绩呈现增长的态势,但目前仍存在产能过剩、环保问题、竞争激烈等问题。未来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智能电网”、“5G通信”、“双碳”、“数字化”等重大发展趋势的推进,电线电缆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将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本期,格物致胜将为大家深度解析2025年中国电线电缆整体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竞争格局。

中国电线电缆整体产业结构

中国电线电缆整体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原材料产业生态链

电线电缆原材料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原材料成本

电缆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铝、金属塑料、橡胶等。其中,铜和铝是电缆导体的主要材料在原材料中占比60%以上,作为基础材料价格波动较小,但因应用广泛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此外,金属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在电缆绝缘和护套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高端材料如超净绝缘油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80%也对成本产生影响。

劳动力成本

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拉丝、绝缘、编织、护套等。这些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成本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设施成本

电缆行业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设施来支撑生产。例如拉丝机、绝缘机、编织机、挤出机等,这些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新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能源成本

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供给,电力价格的波动会对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此外,电缆行业还需要使用一些燃气、水等能源,其价格对成本产生的影响较小。

中国铜导体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19—2024年铜材料产量

作为电线电缆原材料中核心重要材料铜材料,我国铜材产量长期保持增长,2024年回升至2350.3万吨,体现行业韧性;铜价波动受新能源需求、国际供应链稳定性、宏观政策及季节性因素共同驱动,未来需重点关注地缘政治及碳中和政策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中国铜材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转型,其发展态势受新能源革命、技术升级及国际资源格局深刻影响。2024年全国铜材产量达2350.3万吨,同比增长6%,区域集中度前十大省份达88.16%,但企业集中度TOP10仅为21.73%,呈现“多而不强”特征,中小企业主导市场。

供需结构方面,需求端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电力行业仍占铜消费总量的50%,特高压电网建设推动铜线材和紫铜带需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单车用铜量达80kg,是传统车的5倍,预计2025年带动铜需求增长15%;光伏领域每GW装机耗铜2万吨,2024年中国新增装机量180GW,对应铜需求360万吨。供应端则面临资源瓶颈,2023年中国铜矿对外依存度达80%,2025年4月进口量292.4万吨,南美(智利、秘鲁)供应集中度高达68%,地缘政治风险显著。国内铜矿品位仅0.87%(全球平均1.5%),开采成本高,2024年精炼铜产量112.99万吨,但原料仍依赖进口。

中国铝导体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19—2024年铝材料产量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在产品性能上具有耐候性、耐冲击、耐溶剂性、高温灭菌性等优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食品包装容器、家用电器、交通运输、航天航空、电子通讯各个行业,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材料。

中国铝材市场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其发展态势受新能源革命、技术升级及国际资源格局深刻影响。

2025年1-3月,全国铝材产量达1540.5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铝合金产量累计414.4万吨,同比增长13.6%,显示工业铝型材需求的强劲增长。截至2025年3月,国内电解铝总产能达4517万吨,接近4500万吨政策上限,产能利用率为98%,满产运行(2025年3月单月产量365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电解铝供需出现小幅过剩(27.72万吨),但氧化铝供需仍维持过剩3万吨,国内铝土矿进口量持续增长(2025年4月进口2068万吨,同比+26%),反映出资源依赖的现实。

电线电缆行业结构

细分行业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下游用户行业结构

建筑电缆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从电力供应到通信、安全和智能化系统,都离不开电缆的支持。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合理的电缆规划和布线是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功能实现的关键因素。市场相对比较分散,低压线缆占了较大的比重,主要头部企业有远东科技、金龙羽、民兴、正泰、德力西、熊猫电线等。

能源电力主要应用在各类电厂、供电局等电力公司进行电网的铺设如: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江海水下输电线(主要使用电气装备用电缆)等。电气装备用电缆,一般在海上风电、核电、储能、光伏等领域应用相对比较多。新能源领域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头部企业有如亨通光电、宝胜科技、上上电缆、江苏中天、正泰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

工业中线缆具有重要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各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在现代工厂和生产线上,大量的电线电缆连接着各种设备和机器。它们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工厂,为生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主要企业有上上电缆、宝胜科技、上海起帆、亨通光电、远东科技、中天科技、万马股份、宁波东方等。

基础设施主要应用在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领域中的信号传输、照明、供电等方面,以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及顺畅。电气装备用电缆更多应用在机场及港口等子行业。主要企业有宝胜科技、上上电缆、上海起帆、中天科技等。

工业OEM主要是在机械设备、配套设备中的电路以及配套控制箱、配电箱中的电路连接应用,一般以低压电线为主。主要企业基本是正泰集团、德力西、民兴、熊猫电线等。

中国电线电缆产业现状

截至2024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行业内企业数量达到1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4000余家。行业内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私营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近一半,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中低压电线电缆市场仍呈现充分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较2023年的1.30万亿元有所增长,同比增长4%。从市场结构来看,电力电缆占总规模的39.5%,电气装备电缆占27.5%,绕组线、裸电线、通信电缆分别占9.9%、14.8%、8.4%。这说明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电线电缆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类型的电缆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此外,通信电缆在全国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链分析显示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市场上,中国电线电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然较强,2024年中国电线电缆出口情况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

建筑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中国2019—2024年房地产竣工面积趋势

房地产竣工面积的波动直接关联电线电缆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经营策略。在竣工面积增长期,如2020-2021年,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新增生产线或并购资源;在竣工面积下降期,如2021-2022年,企业投资趋于保守,甚至主动缩减产能以控制成本。需求高峰期,企业需确保原材料(铜、铝等)供应充足,避免因采购滞后影响交付;需求低谷期,需通过灵活库存管理(如动态调整安全库存水平)和订单优先级排序,降低资金占用与仓储成本。2023-2024年,竣工面积再次大幅下降至73743.0万平方米,减少26.1%,反映行业深度调整。

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的剧烈波动对电线电缆建筑行业形成周期性冲击。企业需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结合竣工面积趋势预判需求变化,同时通过柔性生产体系和敏捷供应链管理,快速响应市场波动。长期来看,行业需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如研发节能电缆、拓展新能源领域应用),以降低对传统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工业行业分析

中国2019—2024年工业固定投资额

中国2019—2024年工业用电量

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中国2019—2024年工业固定投资额及工业用电量走势

工业生产是电线电缆使用最多的领域之一。在现代工厂和生产线上,大量的电线电缆连接着各种设备和机器。它们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工厂,为生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例如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厂和化工厂都离不开电线电缆的支持。电线电缆在这些领域中的使用还涉及数据传输和通信,它们为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提供了方便和可靠的方法。随着疫情的完全开放,我国制造业产值正在增长。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稳步复苏、工业领域投资信心增强,国家在推动制造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用电量从2018年至2024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由2018年的47235亿千瓦时增至2023年的60745亿千瓦时,2024年已达到63874亿千瓦时。尽管部分年份增速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反映出工业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入推进。这一趋势表明,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工业体系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增长动能,也为未来能源保障和绿色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用电量的双增长趋势为电线电缆行业带来了双重机遇。随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加,电线电缆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电线电缆作为关键材料的地位愈发重要。面对不断提高的技术标准和能效要求,电线电缆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开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高性能产品。

中国电线电缆整体市场规模

2020-2028E年业绩概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24年我国电力电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538亿元(不含海外),同比增长约4%,从2020年至2024年电线电缆业绩一直稳定增长。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如电网改造、轨道交通建设等,拉动电力电缆、信号电缆需求;新能源产业发展,包括风电、光伏等,带动专用电缆需求增长;通信领域 5G 建设等,刺激通信电缆及光缆需求。

2020-2028E年细分产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电力电缆:

电网建设升级。国家持续推进电网改造与特高压输电工程,如 “十四五” 期间规划建设多交多直特高压工程,提升输电能力、减少损耗,带动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需求;新能源并网需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规模扩大,需大量电力电缆接入电网。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对海缆需求大增,推动电力电缆市场增长。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工业自动化发展。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大量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对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需求上升,且要求具备高柔性、耐弯折、抗干扰等特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猛增,充电桩建设加速,其内部连接电缆及充电桩电缆需求同步增长。

细分行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24年目标产品用户行业细分来看,主要集中在能源电力行业,除建筑行业由于地产行业萎靡不振展现下滑的态势,其他行业均展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

能演电力行业持续增长。“双碳” 目标引领下,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攀升,推动新能源配套电力电缆与电气装备用电缆需求增长。国家对智能电网、特高压建设的政策支持,也带动了相关电缆的需求。

基础设施行业增长。国家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拉动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等需求。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速,为电缆企业带来市场机遇。

细分区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聚度高,对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缆需求持续旺盛。大量工业企业和城市建设项目,带动电缆需求。

华中地区:

湖北、湖南等地能源产业以及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良好,对电缆需求有支撑。例如汽车制造产业的生产线建设与改造,需要电气装备用电缆。

整体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电线电缆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23年随着我国电线电缆龙头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线缆市场集中度逐渐在提升,TOP10企业占整体市场从原来的19%左右提升到了20%+。整体市场来看TOP5企业相对产品线较全,且在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通讯电缆、电磁线等产品领域各市场业绩均属于头部企业;

TOP6-TOP15企业产品线相对比较单一且集中,如在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通讯电缆、电磁线等产品线之中较为突出,企业排名基本比较稳定;

TOP16-TOP22企业中部分企业产品则更多集中在家装电线,而家装电线整体市场体量相比电缆产品市场略小,且市场更为分散,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排名波动较大,且基本以电线业务为主,如金龙羽、东莞民兴、正泰均属于家装电线TOP10企业,其他家装电线知名品牌还有如远东电缆、上上电缆、金杯电工、上海起帆、亨通光电等TOP20企业,而在TOP10家装线缆企业中还有一些从国内整体电线电缆市场份额来看占比略小,如德力西、熊猫电缆等。

中国电力电缆及电气装备用电缆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我国电力电缆TOP10企业有宝胜科技、上上电力、亨通光电等企业,电气装备用电缆TOP10企业有宝胜科技、苏州中天、金杯电工等企业,其中宝胜科技主要因为出口较少,且产品线集中于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缆,所以均排名第一,其项目主要集中在航天、军工、核电等领域;而亨通光电通讯电缆以及光缆在业绩中也有较大的比重,所以相对较靠后。从行业上来看头部企业业绩更多集中在电网配电、风电、光伏、冶金、矿业、汽车、石化、化工、军工、电子厂房等行业中;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国内电气装备用电缆相对市场集中度更高一些。

从排名上来看,电力电缆中变动较小,比较明显的是正泰集团通过家装电线,新晋入TOP10企业,主要是通过分销渠道,加大了产品销售推广,且杭电电缆业务2023年有所下滑。

电气装备用电缆中变动幅度大于电力电缆,其中金杯电工被亨通光电以微弱的优势抢占了第三名,特变电工通过加大产品研发,在电气装备用电缆市场有所斩获挤进TOP10,其他企业基本没有太大变动。

免责声明:该数据由格物致胜工作人员根据多方参考数据源调查整理而来,由于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局限,数据存在估测的成分。格物致胜对于使用数据导致之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偶然或结果性损失概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