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MARKET WATCH

组 7274@2x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市场观察/

文章详情

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等组成。拥有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保护功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本期,格物致胜将深度解析2025年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以及下游细分情况。

项目定义

用户行业定义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

中国低压变频器经济修复缓慢,消费市场回暖不及预期,制造业景气度偏低

低压变频器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24年OEM市场需求下滑严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项目型市场增长放缓,但是依然为低压变频器主要的驱动市场。综合EU和OEM市场,2024年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销售额下降3%。

中国经济受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低压变频器稳定增长。

EU行业收紧,新建项目减少,低压变频器需求下降,新能源行业受到产能过剩冲击需求下降, OEM市场需求下滑严重。

未来制造业升级和国家“两重”、“两新”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下市场逐步回暖。

低压变频器市场下游细分

OEM行业占主流,EU行业增长较快

2017-2027E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

OEM和EU的格局演变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19-2020年因疫情影响,EU行业开工率不足导致市场份额有所波动。而2021年海外疫情持续发酵,中国疫情控制有序,工业资源和工业订单如纺织、包装等传统OEM行业订单涌入中国,OEM市场增长超越 EU行业。

2022-2023年EU市场依然为主要驱动力,化工、油气、市政行业、水处理等行业稳中有增;OEM市场尤其是在传统领域,需求依然疲软。

2024年项目型市场依然为主要的驱动市场,石化、油气、船舶行业发展较好;暖通、水泥和冶金行业下降较多,目前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以双碳目标导向为主的节能改造以及设备改造更新的需求。OEM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传统行业市场内需不振,新能源相关领域,生产产能过剩。

2017-2027E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

OEM和EU增长率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早期国家的主要制造业投资项目领域,使得2015年之前低压变频器的EU市场和OEM市场的市场规模平分秋色,行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直到2017年,OEM市场增长较快来自于下游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新兴行业的需求。3C、锂电、机器人等行业产生较大的自动化升级需求从而带动变频器市场增长。

而2021年海外疫情持续发酵,中国疫情控制有序,工业资源和工业订单如纺织、包装等传统OEM行业订单涌入中国,OEM市场增长超越EU行业。

2022-2024年OEM市场持续下降,除了高精尖及高端制造业(增材制造)投资保持增长。新能源行业如光伏,锂电开始产能过剩。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医疗设备、新能源、电子行业发展迅速,拉动OEM行业对市场反应迅速,OEM市场规模开始有较大增长。此外,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投资逐步减少,导致EU市场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萎缩幅度进一步加大。

2024 OEM行业受到消费需求萎靡和出口不确定性影响,恢复周期较长

2024年低压变频器行业格局-OEM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2024年OEM传统行业因经济低迷,消费不振和出口不确定性持续下滑。纺织、包装、印刷等传统OEM行业景气度较低,需求持续疲软;房地产相关领域,如电梯、建材等行业需求大幅减少。

EU行业依然为主要的驱动市场,以双碳目标导向为主的节能改造以及设备改造更新的需求增长

2024年中国低压变频器行业格局-EU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传统EU行业如化工、电力、油气、矿山行业因国家投资增长,“节能改造”“以旧换新” 等政策支持,保持微幅增长;暖通空调,水泥等行业受房地产拖累持续低迷。

2024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华东、华南增长放缓,华北保持持平状态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访谈及行业积累

华东和华北地区市场基数较大,华东地区因OEM行业集中,增长放缓;华北地区因EU行业拉动,基本保持持平状态。

华东地区的占比较大,华东地区占到30%左右的份额,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市场份额接近。因华东华南地区OEM行业集中度较高,如华东地区机床、纺织、包装行业集中,而华南地区的典型行业主要是电子、纺织等,因此受OEM行业不景气影响,增速均有所下降。华北地区项目型市场为主,市场份额同比持平。

免责声明:该数据由格物致胜工作人员根据多方参考数据源调查整理而来,由于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局限,数据存在估测的成分。格物致胜对于使用数据导致之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偶然或结果性损失概不承担责任。